当前位置:51期货网健康癌症患者与疲劳
癌症患者与疲劳
2022-09-04

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及对其生存质量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减轻症状、保持及促进患者有利的机体功能正成为研究热点。控制症状,保持或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有利于癌症的诊断与治疗。癌症诊断与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令人苦恼且长期存在,如疲劳、疼痛、社会孤独感、人际关系障碍,以及对于复发及死亡的恐惧,常会继发引起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反应。[1]一些研究表明,疲劳影响着约70%的化疗及放疗患者,它是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亦成为治疗的负担。[2]对于肢体健全的患者而言,疲劳是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1.疲劳的定义

疲劳是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但现时仍未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疲劳包括体力疲劳、精神疲劳及注意力难于集中,显示机体某一器官或者是整个机体功能下降。机体能量的耗竭、血液中代谢产物的聚积及机体内环境失调都能导致疲劳。

疲劳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是生理反应的一种。疲劳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指极度的、持续的疲惫及体力、脑力劳动能力的降低,且休息后不能缓解。引起疲劳的因素包括疾病本身、各种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抑郁及其他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2.测评疲劳的量表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疲劳自评量表。50年代,pearson p及byears g(美国)开发了pearson-byears疲劳检查量表,用以评价飞行员的疲劳程度。1971年,mcnair dm 及lorr m制定了po ms疲劳量表。1982年,rhoten开发了rhoten疲劳量表,它是一种视觉模拟量表,为10分计量表,易于执行,但缺乏可信度及真实度的数据资料,然而它已在许多疲劳研究中得到应用。近年来,一些量表已被用于疲劳的评价,包括:pfs-76,fai,mfi-20,mfsi-83及fsi-13。[3-5]所有这些方法都有较好的可信度及真实度,但有些方法由于调查内容太长以致病重患者不能完成;有些则用英语表达,导致翻译上产生困难。18年美国andorson癌症中心疼痛研究小组研制出简短疲劳评估表(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简称bfi。bfi是在简短疼痛评估表(bpi)的基础发展研制的。bfi是一个可靠的量表,可迅速地对癌症患者的疲劳进行评价,也可发现极度疲劳的患者。量表属自评量表,指标评价采用10分制数字描述,0表示没有,10表示极度。指标包括现在疲劳程度,过去24小时疲劳程度,过去24小时疲劳对身体活动情绪、行动、工作、与他人的关系、生活乐趣的影响。[6]

3.与疲劳有关的因素

疲劳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同时也与其他方面有关。有研究表明,性别、教育、职业、家居、成就及抑郁状态都可能与疲劳有关。癌症患者的疲劳由多因素决定,包括身体上的及心理上的因素,亦会受到社会及现实因素的影响,例如是否感到社会的支持,是否感到生活的意义及目的。到目前为止,有学者对疲劳程度与更易于评价的机体因素的联系做了大量研究。[7]与疲劳有关的机体因素包括:恶液质、体重下降、肌肉异常、内分泌失调。在正在发展的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相关的研究正集中在对细胞因子的合成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动及t-淋巴细胞的功能等方面,这些亦与疲劳有关。[8-9]

近来,一些研究表明疲劳与激素的变化有关。16年,odaginl y及其同事研究了机体在超负荷赛跑后精疲力竭时,垂体-肾上腺及交感神经激素的变化,发现与体力充沛组相比,血浆中β-内啡肽及去甲肾上腺浓度有显著降低(p分别为0.03,0.05),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相对降低(p=0.08)。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在超负荷赛跑后,精疲力竭的运动员体内垂体及交感神经激素的反应性降低。[10]18年,conli f及其同事测量了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β-内啡肽的浓度,发现其水平较低。这表明cfs患者的疲劳及虚弱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中β-内啡肽的浓度的降低有关。[11]

4.缓解疲劳的方法

已有许多不同的治疗疲劳的方法被介绍,如皮质类固醇甾体类、前列腺素甾体类心理刺激等,但都没有显著疗效。有研究表明,对于癌症及对其治疗所引起的疲劳,运动是一种可行且有益的方法。mock及其同事报道了运动对手术后放疗的早期乳癌(i或ⅱ期)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相对于接受一般疗法的患者(n=24),运动(5次/周,每次30min轻快的散步)患者(n=22)的疲劳有显著降低。这一结果表明,运动也许会对早期乳癌的患者有益。[12]18年,据dimeo fc及其同事报道,有氧运动(每日间断骑自行车30min)可减轻化疗患者的疲劳及心理刺激。[2]

有氧运动是身体耐力运动,机体以有氧代谢保持功能,包括步行、跳跃、上下楼梯、骑自行车及室内骑自行车。有学者报道,有氧运动刺激垂体腺分泌β-内啡肽,β-内啡肽不仅能提高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而且能提高机体对强刺激的耐受力;同时有研究表明,β-内啡肽是最好的生理镇静剂。有学者认为,运动时机体神经系统产生微电刺激,这种刺激能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抑郁,而且能使大脑皮层放松,减轻心理紧张。另外,运动时机体新陈代谢增加,帮助清除堆积的肾上腺素和新陈代谢废物,而且帮助贮存在肝脏和脾脏中的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结果使重要器官(如大脑及心脏)的血液增加,营养供应充足,器官的功能提高。[12]所以,以上研究清楚地表明有氧运动对疲劳及心理紧张有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医生和护士对癌症的疲劳尚未给予足够的注意和认识。已有的资料中,还没有发展适合中国癌症患者的疲劳自评量表,至今国内还未对癌症患者的疲劳进行系统的研究。通常癌症患者被告知疲劳是癌症及其治疗所不能避免的,患者需要忍受痛苦。事实上,疲劳是能够缓解的。关于药物治疗的效果还未被明确证实,但是机体运动已被证明对疲劳有积极效果。

据报道,接受化疗的患者有75%~96%会产生疲劳,它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可与疼痛相比。40%~90%的癌症患者认为疲劳是治疗引起的一个重要副反应。[13]对许多患者而言,这是一种慢性能量耗竭的痛苦状态,它导致机体功能下降,降低患者的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复杂的和慢性的症状,它亦对病重患者叙述的真实性产生疑问,尤其在其治疗后及康复阶段。近年来有资料显示如果对患者关心入微、做好临床工作,许多患者的癌痛可以得到控制。

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运动将会有很多益处,包括减轻疲劳。药物治疗疲劳的效果并不明确。一些机制可能可以解释这些结果,人们已观察到体力活动对心理疲劳有效,特别是焦虑和抑郁,以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例如肾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等。体力活动可提高患者自控、自立及自我评价,这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可使他们具备更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减少焦虑及恐惧。[13]

参考文献

1 mock v, dow kh, meares ct, 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fatigue,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emotional distress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oncol nurs forum,17,24(6):1-1000.

2 dimeo fc, stieglitz rd, norelli fu, et al.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fatigue and psychologic status of cancer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cancer, 19,85(10):2273-2277.

3 winstead fp.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four fatigue scales with a sample of rural cancer patients. jnurs meas,18, 6(2): 111-122.

4 schneider ra. reliabitity and ralidit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 rentory (mfi-20) and the rhoten fatigue scale among rural cancer outpatients. cance nurs, 18, 21(5): 370-373.

5 schwartz al. cancer fatigue scale: test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ncol nurs forum, 18, 25(4): 711-717.

6 mendoza tr,wang xs,cleeland cs et al. the rapid assessment of fatigue severity in cancer patients:use of 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 cancer,19,85(5):1186-1196

7 akechi t, kugaya a, okamura h, et al. fatigu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ambulatory cancer patients: a preliminary study. jpain symptom manage, 19, 17(1): 42-48.

8 glaser r, kieloolt jk. stress-associated immune moducation: relevance to riral infections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m j med,18,105(3a): 35s-42s

9 whiteside tl, friberg d,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m j med, 18, 105(3a): 27s-34s

10 odagiri y, shimomitsu t, iwane h,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haustive mood state and changes in stress hormones following an ultraendurance race. int j sports med, 16, 17(5): 325-331

11 conti f, pittoni v, sacerdote p,et al. decreased immunoreactive bete-endophin in mononuclear leac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lin exp rheumatol, 18, 16(6): 729-732.

12 mock v. breast cancer and fatigue: issues for the workplace. aaohnj, 18,46(9): 425-431.

13 schwartz al. patterns of exercise and fatigue in physically active cancer survivors. oncol nurs forum,18,25(3):485-491

(责任编辑:zxwq)

51期货网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