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扬子名医团专家解读患病误区并介绍自我检查淋巴瘤的方法
资料图片“淋巴瘤的发病可能和很多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说新购家具污染的家中、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的增多等等。”冯继锋列举了几种容易导致淋巴瘤发病的诱因,而不光是不当的经常接触染发剂,有机溶剂染料的过多接触、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电磁、微波辐射环境等都有可能导致淋巴瘤。“不少家庭在装修时可能会使用非环保的装潢材料,这也有可能诱发淋巴瘤。”冯继锋补充说。
“淋巴瘤偏爱酸性体质,所以只可以吃碱性食物。”在不少患者眼中,“食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案之一。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患者中流传着“食物‘酸碱性’”的说法:“水果、蔬菜、谷物是碱性食物,而肉类等荤菜都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诱发肿瘤。”甚至在患者中还有着“只吃碱性食物可以抑制淋巴瘤的发生,甚至防止复发”的传闻。
吃素可治癌说法不正确
冯继锋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样的“酸碱食物说”并没有科学性。“肿瘤患者里还有‘吃素治癌’的说法,这些其实都不正确。”记者了解到,由于淋巴瘤的诱发因素复杂,所以很难凭单一手段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合理膳食,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及积极治疗和淋巴瘤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特殊类型的病毒、细菌感染,对于预防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冯继锋说。
警惕!
20到40岁的青壮年是淋巴瘤高危人群
冯继锋曾经收到过这样一例患者,年仅33岁,却因为不幸患上了弥漫大B细胞型左乳恶性淋巴瘤。在省肿瘤医院通过化疗+利妥昔单抗靶向药物治疗,并口服抗病毒药物后,这位年轻的患者经过5个多月的综合治疗成功康复,现已正常生活工作7年。
“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冯继锋告诉记者,20岁到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此外,淋巴瘤也和病毒、细菌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而年轻人是感染这些病毒的高危年龄。“加上环境污染、辐射和染发剂经常接触等因素,年轻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淋巴瘤的发病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针对年轻人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习惯,冯继锋也提出了预防的建议。“年轻人除了要避开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外,还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补充与免疫力有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养分,防止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淋巴瘤的发病可能和很多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说新购家具污染的家中、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的增多等等。”冯继锋列举了几种容易导致淋巴瘤发病的诱因,而不光是不当的经常接触染发剂,有机溶剂染料的过多接触、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电磁、微波辐射环境等都有可能导致淋巴瘤。“不少家庭在装修时可能会使用非环保的装潢材料,这也有可能诱发淋巴瘤。”冯继锋补充说。
“淋巴瘤偏爱酸性体质,所以只可以吃碱性食物。”在不少患者眼中,“食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案之一。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患者中流传着“食物‘酸碱性’”的说法:“水果、蔬菜、谷物是碱性食物,而肉类等荤菜都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诱发肿瘤。”甚至在患者中还有着“只吃碱性食物可以抑制淋巴瘤的发生,甚至防止复发”的传闻。
吃素可治癌说法不正确
冯继锋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样的“酸碱食物说”并没有科学性。“肿瘤患者里还有‘吃素治癌’的说法,这些其实都不正确。”记者了解到,由于淋巴瘤的诱发因素复杂,所以很难凭单一手段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合理膳食,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及积极治疗和淋巴瘤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特殊类型的病毒、细菌感染,对于预防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冯继锋说。
警惕!
20到40岁的青壮年是淋巴瘤高危人群
冯继锋曾经收到过这样一例患者,年仅33岁,却因为不幸患上了弥漫大B细胞型左乳恶性淋巴瘤。在省肿瘤医院通过化疗+利妥昔单抗靶向药物治疗,并口服抗病毒药物后,这位年轻的患者经过5个多月的综合治疗成功康复,现已正常生活工作7年。
“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冯继锋告诉记者,20岁到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此外,淋巴瘤也和病毒、细菌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而年轻人是感染这些病毒的高危年龄。“加上环境污染、辐射和染发剂经常接触等因素,年轻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淋巴瘤的发病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针对年轻人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习惯,冯继锋也提出了预防的建议。“年轻人除了要避开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外,还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补充与免疫力有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养分,防止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