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上,乘客刘素芳登上了由上海开往西安的直达列车Z92,根据车票的位置,她来到了14号车厢的19号下铺。上车后,一名年轻男子搀着一名产妇从她身边走过,产妇的肚子很大,行动迟缓,刘素芳心里嘀咕,这么大肚子的人了,还敢坐火车外出。随后,她也没多想,来到自己的床铺准备睡觉。
“乘客朋友们,列车上有一名孕妇即将生产,乘客中如果有医务人员,请您立即前往14号车厢,列车长代表所有工作人员以及孕妇家属需要您的帮忙。”第二天清晨,刘素芳还在熟睡中,突然被列车的广播叫醒。她脑海中突然意识到,莫非是自己昨天见到的那个产妇?她立刻从床铺上跳了下来,走到外面,发现列车员们不停地在车厢里穿梭而过。隔壁的卧铺门口已经挂起了一块白布。纱布、一次性产包等医疗设施已经放进卧铺车厢,临时产房搭好了。
“早上6点左右,火车运行到洛阳—三门峡之间,我在车上巡视,发现一个男子神情非常紧张,身边的一名孕妇表情也非常痛苦。我上前询问才知道孕妇的肚子疼。”列车员杨娇向记者回忆事发时的情形,“我感觉到事情不妙,肚子疼是要生产的征兆,我立刻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仇帅峰和王洋应声而来。
据悉,这名孕妇今年只有22岁,陕西渭南人,离预产期还有十多天,前一天从上海上车时就已经感觉到肚子有略微的疼痛感,此次回家就是为了生孩子。“孕妇可能由于肚子疼,整个人都蜷缩在床铺上。”仇帅峰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他向调度站汇报,通知相关站点附近的120,争取在下一站停车提供医疗救助。车厢内的广播也开始在乘客中寻找医务人员前去帮忙。
车上有产科护士长
与此同时,在9号车厢,宝鸡某军医大的雷某夫妇(应医生的要求,隐去名字)仍然在沉睡中。丈夫雷某率先被广播叫醒,他立即喊醒对面床铺的妻子——宝鸡某军医大妇产科护士长王某。“我在产科做了这么多年,深知产妇生孩子的危险,尤其是在医疗设施缺乏的列车上,所以在广播进行第二遍播报的时候,想都没想,我就和丈夫过去了。”王医生说,“生孩子时,每一分钟都会有危险,所以我和丈夫是一路跑过去的。到那一看,发现孕妇要生产的迹象非常明显,我立即让列车长准备接生。”
“我在列车上跑了11年,孕妇肚子疼的情况见的比较多,但是我绝对没有想到她会在列车上把孩子生出来,这是第一次,史无前例。”仇帅峰异常惊讶。
有了产房,又有了医生,就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产科医疗小组产生了。
简单消毒后,王医生戴上一次性医疗手套,钻过窗帘,进入“产房”接生了……而此时的通道上,站满了人,他们所有的目光都死死盯在了那个窗帘内的“产房”。
男婴出生!母子平安
6点28分,“产房”内传出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所有乘客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是男孩还是女孩?”乘客中很多人发出疑问。“是个男孩!”王医生将婴儿抱出来递给列车长后又迅速钻进“产房”救治产妇。记者看到,这个男婴面色红润,刚从娘胎里出来的他不停地睁开眼睛在观察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紧接着车厢里就传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乘客们纷纷议论,这个男婴的名字应该叫“铁生”。
“这个产妇生孩子很快,从肚子疼到破羊水只用了十分钟,羊水破后孩子的头就露了出来。”忙了一头汗的王医生终于停下来,向记者回忆接生时的情况。孩子出生后,她首先关注的是孩子,因为火车上没有氧气设备,孩子脱离母体后如果不哭喊,这个最危险,没想到孩子不用拍打就自动哭喊。随后,她进行断脐,由于止血钳比较钝,她只能找来刀片慢慢割,随后子宫也随着胎体自然剥落下来,而她担心的产妇大出血也没有发生,生产后,她触摸产妇的宫颈和子宫,发现状况不错,接生的过程一切都很顺利。
列车长仇帅峰说,自己媳妇生孩子硬是折腾了一个晚上,没想到她生的那么快,从列车员发现到生孩子,只用了半个小时左右,他接连喊了几次“神速”。王洋回忆说,自己干过特种兵,什么事都能干,可这是生孩子,一个大男人就杵在眼前,有劲使不出,干着急,多亏了王医生夫妇。
7点左右,列车驶入新安县车站,产妇在医务人员的搀扶下自己走下列车,伴随着急促的120呼叫声,急救车将产妇和孩子送向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