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结束了,各地的成绩也陆续的出来,后面填报志愿就是重要的事情。举国关注的高考结束两周后,各省市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根据《人民日报》官微发布的消息,从6月22日至6月25日,全国各地陆续放榜。各省市成绩查询时间和志愿填报安排也同时公布。
四川省率先公布高考成绩后,截止到目前已经公布高考成绩的省份还包括北京,河北,浙江,吉林,江西,云南和重庆等九个省市。
鉴于接下来三天,所有省市的高考成绩将悉数公布。和高考本身一样重要的志愿填报即将来开序幕,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点心得。
在填报志愿这件事情上,绝大多数同学纠结的是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院校,殊不知,选城市才应该是优先级最高的关注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能决定多数人一生发展的影响因素,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
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思维方式和选择机会。
思维方式的不同,会让我们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提取到不同的信息,分析出不同的问题所在,而最终导致完全不同的决定。而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的,除了读书和自身经历之外,还有你身边的人的思维方式。在发达城市,尤其是哪些笼络了全国优秀人才的一线城市,你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即便知识阅读这种个人修行,你也会有更多的资源。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北京上海和自己所在城市的各地的图书馆藏书量,各种艺术馆,博物馆的数量就不难理解。
尽管网络发达,在获取资讯方面没有时间差,但对待同样的资讯,思维方式不同解读出来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正如同样是广B站,刷抖音,有人娱乐至死,有人科普学习。
即便你不能去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种顶尖名校,但至少你有机会去这些学校听各种讲座。高校林立的北京海淀区,部分学校之间甚至可以相互选课,资源共享。
美国立志演说家Emanuel James Rohn说过一句话:“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you spend most time with." 与你相处最久的五个人基本代表了你的优秀程度。
要成为优秀的人,请先让把自己置身于优秀的人群中。
关于选择机会,简单的讲就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无论是实习还是工作的机会都会更多。毕竟对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最终的目的无外乎是在毕业后能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职业机会。
这一切都需要你大学所就读的城市,经济要足够发达,资讯渠道要足够丰富,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视野足够开阔,思维足够有前瞻性,给到你真正有价值的建议。而这些条件在经济足够发达的一线城市,和足够有发展前景的江浙沪和东南沿海城市基本都满足。
《福布斯》杂志曾在去年12月份刊发国一篇文章《地段!地段!地段》“It"s Location, Location And Location.”主要说的就是选大学其实跟买房投资一样,最重要地永远都是位置!
比如位于硅谷的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圣何塞州立大学,排名和藤校自然是没法比,但是因为毗邻苹果和脸书这种全球科技巨头,在实习上,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即便是毕业后不直接工作,想要继续深造,无论是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大城市的咨询机构会更多,服务也会更专业。在我们的接触过的案例里,有学生要准备雅思考试,在自己所在的城市甚至不能找到一个满意的雅思培训机构。在留学咨询方面,大城市的留学机构的顾问老师,绝大多数自身就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既能现身说法的传授经验,也能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变化,对留学申请这一繁琐漫长足够的了解,自然也就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当然,填志愿这件事情,要考虑的因素,其实也并不止于选城市,选专业和选校这几点,还有自己的高考分数,性格等因素。如果你的家境和父母的人脉,足以让你在小城市风生水起,大城市自然也不必是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但小编还是希望同学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多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认识更优秀的人,领略更先进地科技,构建更具前瞻性地独特思维方式以后,然后再决定你是否真的更喜欢小地方。